西华大学年度人物|叶佳昕----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3-05-26浏览次数:83



荣获西华大学“2022年度人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曾获三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获得2021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她,就是叶佳昕,来自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叶佳昕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如参与学校核酸检测志愿工作,担任第31届大运会语言类志愿者;在思想上,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曾获“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已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班级里,她热心奉献班级、学院、学校事务,曾参与招生形象方面的工作。



优良的性格品质与成功的人生关系极为密切。感性与理性并存、刚柔并济的性格,让叶佳昕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平衡。生活中,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她就会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坚定地去完成这件事。即使结果并不是很如意,她也不会过于纠结,正所谓“怀着无生的心态去做有生的事业”。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大一时,叶佳昕曾经在校团委组织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和学长学姐,同时也获得了一些跨专业交流的机会。除此之外,在班级中,叶佳昕担任了专业课程的课代表,在帮助老师分担一些教学之外的压力的同时,一方面让她有更多服务同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了更多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这些在他人看来的小事,在叶佳昕的眼里,是一次次自我信念的加深与印证。此外,她特别提到,有些事不是说一定要当班干部才可以去做,只要有心,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大家奉献自己的力量,“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在专业学习上,叶佳昕认为把教材作为一个参考是很重要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只按教材来,否则这个学习就是无效的。“一定要看书,去积累,去拓展,要把自己的思考加进去,启发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想出什么新的东西。”而自我思想形成的关键就是善于思考,在这一点上,许多老师都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启发她去创造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她强调实践也很重要。在她大二时,文学概论课要求讲中小学教材的内容,这个部分就要求她要付出实践。只有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将平时所学即时所用。从而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真正流畅表达,做到知行合一。



“步履不停,阅读不止。”在阅读时,她会将自己所感所想进行批注,从而构建出一座与作者思想交流的桥梁。其次,于阅读的媒介而言,她认为既可以顺应潮流,使用便利的电子阅读;也可以回归传统,投身纸质书卷的知识海洋。就前者而言,电子阅读能使读者从中找到其他读者对文本独特的见解,从而完善自我思维的缺陷。利用电子时代的便利,思想交流也会随时随地得到正向的反馈。“千万不要放弃自己作为一个读者最原始、最感性的那种感受和体验,不要放弃纯粹读书的快乐。”这是叶佳昕的真诚建议。


“一定要爱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在学习之外,叶佳昕有很多兴趣爱好。她从小对音乐充满了兴趣,以前还练过一段时间的钢琴来陶冶情操,舒缓自己的心灵。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成为她去感受各地人文风貌、增长自我见识的一大法宝。汉服带给她的则是另外一种人生体验。在西华国际周活动期间,她身着汉服,传播文化自信,成为了她兴趣爱好的一个上升点。在这一点上,叶佳昕也影响着身边的很多人。从尝试汉服到了解其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她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力量。

 将中华传统之美融入日常中

 叶佳昕的画作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志愿活动是叶佳昕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在这些志愿活动中,让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全校核酸志愿活动。左手打着绷带的叶佳昕主动选择去值夜班,因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她直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宿舍。面对学长学姐对她伤势的担忧,叶佳昕表示当看着志愿者们团结一心恪守在岗位上时,疲惫与劳累全部消失殆尽。其次,2022年成都大运会志愿活动也让她体验到志同道合与自我提升的意义。叶佳昕说,“自己参与进去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不一样,一方面,它提升了我的见识与自信。另一方面,当时我是在媒体工作间工作,主要负责的是和外媒交流。通过此机会,了解到非常多关于媒体方面的知识,见识到许多优秀的人。”


 担任大运会志愿者工作期间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这是叶佳昕借叶嘉莹老师的话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文科类的学子可能会时时思考能为大家做什么?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什么?叶佳昕认为,立足当下,我们要从所学的知识入手,读懂、学好,从而发扬我们的文化。最后叶佳昕用她的人生座右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与大家共勉:人生要向前看,无须计较,洒脱前行。

 学生通讯员:罗子雅

采访:文新学院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