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8-11-07浏览次数:263

2018年10月20日至21日,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我院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全程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和筹办。20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甘霖,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原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长林沄,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宋镇豪等先后做了发言。

    徐中舒(1898—1991),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1928年起,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任教授、研究员。1937年后,终身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执教。徐中舒先生撰写的《巴蜀文化初论》和《巴蜀文化续论》等著述,至今仍对巴蜀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院李钊、王燕飞、王国巍、陈鹤、谢尚芸等老师应邀参加此次会议。会上,文化产业系主任李钊副教授受会务组委托,担任“巴蜀史”专题研讨会主持人。在主题发言中,李钊博士就其撰写的《秦人入蜀与蜀地农业发展探讨——兼论蜀守遴选问题》结运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秦人据蜀之后,遴选李冰但任郡守创建都江堰的原因以及农田水利、耕地、劳动力、生产关系、生产技术等传统社会农业发展要素的优化组合情况予以了论证,廓清了秦人入蜀之后蜀地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中文系主任王燕飞博士撰写的《清代郫县诗人盛大器研究三题》立足于文献学角度,全面解析了清代郫县籍诗人盛大器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诗作,充实了关于盛大器研究范畴;王国巍老师撰写的《经史问何年,锦江读书灯——追忆四川大学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以追述的形式深刻缅怀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的治学精神。上述老师提交的学术论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李冰研究会会长彭邦本教授作为会务组组长全程指导了会议的组织和筹备,李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谭继和研究员、谢元鲁教授、王川教授等也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论文和讲话。我院教师谢尚芸博士也出席了纪念会开幕式。

我院师生一致认为,我院协办的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有力促进我院蜀学研究、地方文化研究和李冰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我院相关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