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应用写作与传播学的跨界研究,探讨公文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建构,1月10日,由由重庆市应用写作学会主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应用写作与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暨重庆市应用写作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云端隆重举行,来自市内外数十所高校和职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我院教师王万洪副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主题论坛中发言,交流了新的写作学理论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的开幕式由重庆市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成副教授主持。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校长罗小秋教授,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毛正天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海外华文传媒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殷俊教授,重庆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田义贵教授,重庆市应用写作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袁智忠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洪威雷教授特致贺信表达对本次学术论坛的祝贺与期待。
在主题论坛发言中,毛正天教授将应用文写作放在大写作的视野里进行探讨,强调大写作的“大”是指贴近人的需要,与所有写作活动是相通的,应该用大写作思维去审视应用写作与传播学的链结。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秘书长、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张江艳教授以两则营销广告为例,将应用写作放入大数据互联网的传播视域中进入研究,她认为应用文写作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应用写作的传播不仅是如何传播的问题,更是传播什么的问题。殷俊教授指出,在受众为王的多元媒介语境下,如何创新知识型的应用写作文本规范形式,使其与文本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有机契合,是写作界和传播学界未来应当思考的方向。袁智忠教授指出,在公文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跨学科的语境下建构公文传播学,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公文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在借鉴已有学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善其基本学科架构,界定其核心概念与理论范畴,助推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我院中文系副教授王万洪老师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中国古代写作智慧中的创意写作理论——以<文心雕龙>应用写作思想为例》,并作了主题发言。王老师从多年研究的创意写作、应用写作、写作智慧思想中提出新理念,从古代写作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提炼了该书的理论体系,阐述了写作哲学、写作美学、写作技法等十二个方面的写作智慧理论和创意写作理论,发现其应用写作价值与研究路径,以古代文体学为主体拓宽研究视野,为当代应用写作、创意写作理论建构寻找渊源,探寻古今转化的当代思路。王老师的论文和发言,受到主持人黄文贵教授的好评;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毛正天教授、秘书长张江艳教授给予了肯定,认为从古今结合、多元写作思想结合的路径来研究当代写作学和当代应用写作,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在下午举行的两场分论坛上,16位专家学者就应用写作与传播的研究范式与学理路径探索、中国应用写作传播史论研究、当代应用写作教学研究等命题进行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学术交流。第一分论坛由对重庆外经贸学院教师田鹏主持,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学会副会长黄文贵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授冯雪燕担任点评人。第二分论坛由贵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颜景懿主持,重庆科技学院教授张申平和学会副会长彭成副教授担任点评人。
论坛闭幕式由副会长杨汉瑜教授主持,首届应用写作与传播高端学术论坛策划和发起人、学会会长袁智忠教授在学术总结中指出:应用文写作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话题,本次学术交流话题新颖、内涵丰富、涵盖面广、学术严谨、站位很高,论坛对构建公文传播学、推动应用写作学科建设有着深远意义。召开本次学术会议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建立一种跨界研究和新的学术范式,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与时俱进,让作为治国理政、社会交往交流工具的公文、应用文的写作与传播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为庚续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历史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忘初心,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目前,西华大学文新学院正在建设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当代文学》《写作》两门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和学院对写作课程、写作教学、写作研究极为重视,写作教研室和写作教学团队将乘着东风,不断前行,力争取得更多的成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