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学子三下乡|“童心港湾,暖心助学”:用爱与温暖扬梦想之帆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3浏览次数:10

近日,西华大学文新学院“童心港湾,暖心助学”实践团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77日至81日,赴宜宾市三江新区白沙湾街道白利社区开展了为期近一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业辅导、文化教育、安全实训等多样化活动,为当地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图1 实践团出发抵达社区合照

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前,团队成员积极与白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接沟通。从当地儿童的受教需求分析,到课程具体内容的设计等,均进行了考量、规划和筹备。实践团实地调研可得中老年群体以及在外务工群体普遍重视孩子的假期托管安排,并明确认同这类安排在充实孩子假期生活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此,实践团发挥自身优势,与社区紧密协作,结合青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与教育资源特点,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乡土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育等内容,将服务延伸至乡村教育提质的更广阔维度。

图2 实践团到社区实地调研


初遇相知,暖心课堂播撒希望


77日,白利社区郑书记致辞后,实践团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中,实践团成员通过“击鼓传花”“知识问答”等趣味游戏与孩子们破冰,随后划分小组,每组配备一名实践团成员担任领队,建立起稳定的陪伴关系。自我介绍环节中,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心中世界,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姓名卡片。欢声笑语中,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打破了陌生隔阂。

图3 实践团举行开班仪式现场


多元课堂,赋能成长全面发展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设计文化、安全、科学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快乐中收获成长。710日的传统文化课堂上,孩子们动手折叠拼贴,感受指尖上的文化传承;11日,防溺水模拟演练中,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救生工具;13日,交通安全课上,实践团联合交管五大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14日,禁毒教育课上,实践团通过案例解析,强化孩子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16日,消防安全课上,孩子们在指导下学习灭火器的使用;22日,红色文化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开展爱国主题教育,厚植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此外,孩子们还积极动手参与“人造雪”等科学小实验,在过程中感受科学魅力。

支教课堂现场


温情陪伴,筑牢心灵成长港湾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是乡村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实践期间,针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实践团开展以陪伴为核心的系列活动。课内课外,实践团成员全程在场提供协助,包括陪同书写、解答疑问等,帮助孩子们完成情感表达。在提升儿童情绪表达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为乡村文化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

5 志愿者开展陪伴服务


实践感悟,青春担当照亮前路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西华大学“童心港湾,暖心助学”实践团的成员们用专业与热忱搭建起爱的港湾,实现了服务乡村与自身成长的结合。离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实践团将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

实践过程集锦

团队名称:童心港湾,暖心助学”实践团

图片实践团各成员

文字阳心妤

一审一校毛雪花、孔顺悦

二审二校姜超超、赵娜

三审三校徐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