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提升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2025年3月18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学东副院长组织开展了实习动员大会,鼓励同学们走进教学一线,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学习,积极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并强调指出,教学实习不仅是教育专硕研究生走向教师岗位的第一步,更是自我成长与提升的关键阶段。
2025年3月25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钟良鸣老师的带领下分别走进郫都区第一中学、成都市二十中学校展开教学实习活动。
在实习见面会上,实习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肖赤峰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同时就实习安排、安全保障、指导老师分配等工作做了详细部署,确保每位同学熟悉实习工作的安排与要求,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同学们在校外行业导师指导下,深度参与语文教学全过程,认真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技巧;从备课、研读教材、设计教案,再到走上讲台进行实际授课、批改作业、参与教研活动等都全面参与,深刻理解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黄璐:我在高二(18)班的语文教学实习中,单独授课12节。实习期间,起初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在《种树郭橐驼传》等课程中遭遇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的困境,尝试引入课外阅读和视频等方式也未达预期。之后借鉴任务驱动模式,以“朋友圈任务链”教授《登快阁》取得突破,后续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阿Q正传》等教学中持续改进,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设计有梯度的任务。我在实习过程中感悟到,教学创新要扎根文本,需分层设计任务、构建师生共创的互动场域,落实新课标要求,且师生间的信任是课堂活力的重要催化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需在反思中持续改进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廖和雨:在郫都一中实习期间,我完成了从听课到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再到站上讲台面对四十多位同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仿佛完成了从爬行到站立再到奔跑的成长。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机会,让我能够自由选择教学篇目,完成戏剧《雷雨》——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文本联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学习活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等不同形式的文本教学。老师们耐心的帮我指出教学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给予我宝贵的建议。在我完成教学之后,他们也会在课下为我提出改进建议,督促我及时的调整。
通过实习,我对语文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如何不依赖教参,如何完成教材素读,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常教常新,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不负自己的专业,不负自己的教学对象,脚踏实地,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黄榆婷:校外实习让我们从课堂走进实际教学,进入充满生机与挑战的现实土壤,当我真正站在郫都一中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清澈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时,我才真切体会到“教师”这两个字的分量。这段宝贵的经历于我而言,是一次蜕变、是成长,它切实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从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忘词、语无伦次,到逐渐能够流畅地讲解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从机械照搬教案,到尝试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节奏、设计更有趣的互动环节,每一次站上讲台都是一次宝贵的磨砺。指导老师不断指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时点拨教学方法,学生的及时反馈,让我学会了更清晰的表达、更有效地提问、更自然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习的结束,并非学习的终点,而是真正教育生涯的序章,这段从“学生”到“准教师”的蜕变之旅,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富有情怀的语文教师的信念。
李洲:在郫都一中为期半年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在郑菁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观摩优质公开课汲取教学智慧,在备课与独立授课中磨炼教学技能,更通过参与班主任工作深入体会育人责任,同时和学生们相处得很愉快。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真谛,为未来教师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元晓倩:在成都市二十中的实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魅力与责任。在李怡林、杨松林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将语文知识、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实践;杨荫坪老师则让我明白班主任工作不仅是管理,更是心灵的引导。这段时光让我从青涩的师范生逐渐成长为关注学生、热爱讲台的准教师,也让我更加坚定: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温暖生命的修行。
同学们表示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光荣与责任,检验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他们将带着实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发现的不足与满满的收获,继续不断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校外实习是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是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也是学院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体现。
一审一校|钟良鸣
二审二校|姜超超、赵娜
三审三校|王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