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发展汉语应用文理论与教学研究成果,提升汉语应用文理论研究、写作和教学实践水平,纪念《应用写作》杂志创刊四十周年,2025年7月18日至7月20日,由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和长春理工大学主办,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语文教学中心承办的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大会暨第三届青年论坛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举办。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美国、越南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李晓华教授和王万洪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2023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叶星怡、学科语文硕士研究生黄璐和2024级学科语文硕士研究生李洁、李维怡、张晓锦一同参会并提交了大会论文。
本次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写作研究暨纪念《应用写作》创刊四十周年”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分组讨论、论文交流等形式,对应用写作 “民本”思想的历时和共时研究;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应用写作研究;应用文本在应用场域的传播学研究;应用写作虚拟教研室协同化研究;应用写作教育平台课程开发和融媒体教材建设;中文创意写作学科视域下的应用写作理论和实践;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网络语境下行业应用文或电子公文写作实践与思考这八大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借此传承发展应用文理论与教学研究成果,提升应用文理论研究、写作和教学实践水平,《应用写作》《秘书》《语文学刊》等杂志提供学术支持。
大会开幕式于7月19日上午8点30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实训楼智慧教室召开。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毛正天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与会嘉宾。
(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毛正天教授在主持开幕式)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宝宗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大会是推动AI写作、创意写作、应用写作进步的重要契机,主办本届学术大会既是对学校学科实力的认可,更是推动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实践,也为《应用写作》杂志发展提供了助力。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宝宗发言)
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洪威雷致谢辞,他提出要积极提炼具有标识性中国写作学概念和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写作学建设,实现对西方写作学的补充和超越。
吉林省写作学会致贺词,东北师范大学徐强教授宣读,他表示非常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贡献真知灼见,共同优化应用写作智能时代的发展蓝图。随后,张江艳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为宣读了澳门中文写作学会贺词。
(张江艳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为宣读澳门中文写作学会贺词)
协办单位代表《语文学刊》主编李金秋致辞,她提到,《语文学刊》作为期刊平台将继续为应用写作研究成果传播赋能,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阵地。承办单位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尹晓琳致辞,把本次盛会看作是大家对长春理工大学在应用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所做努力的肯定与信任,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陈瑞端致开幕词,呼吁大家把握机会相互学习,将应用写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陈瑞端致开幕词)
《应用写作》主编武晓平作《笔墨耕耘四十载,智写融合向末来》发言,并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回顾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应用写作》杂志主编、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武晓平作主题报告)
开幕式后是大会主题报告。主题报告由香港大学博士罗嘉怡主持,扬州大学孙永良副教授担任学术评议人。主题报告环节,邀请8位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美国俄亥俄州瑞欧戈兰大学教授、西安欧亚学院孙建荣作《生成式人工智能颠覆性影响与应用写作——学术诚信之反思》报告,东北师范大学金振邦教授作《AI:阅读与写作的全新视野》报告,东莞城市学院教授冯汝常作《AI写作:在人的延伸与自我截除之间——应用文写作中AI的使用与思考》,西南大学袁智忠教授作《智媒语境下公文写作与传播的新变及其应对》报告,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外国语大学教授阮黄英作《越南中小学汉语课程应用写作需求与教科书设计研究》报告,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万奇作《论礼仪文书写作课的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三十年(1995~2025)礼仪文书写作课的教学实践与省思》报告,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鹿鸣九作《<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活套写作法探微》报告,香港大学老师秦艺铭作《应用写作须在术道融合的碧波与深流中彰显》报告,以多元视角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分组研讨环节,大会设立7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应用写作“民本”思想的历时和共时研究、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应用写作研究、应用文本在应用场域的传播学研究等专题展开。
在7月19日下午举行的学术大会分会场上,我院李晓华教授担任了第一分会场第一场的主持人和召集人,并在第二场作了题为《从游戏作文到游戏化教学:GenAI辅助写作教学评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的发言。
(李晓华教授在分会场作发言)
我院王万洪教授担任了第三分会场第二场的主持人,并在第一场作了题为《<文心雕龙>的写作状态论》的发言。
(王万洪教授担任分会场主持人)
在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第二分会场上,2023级研究生黄璐在第二分会场作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文学短评写作教学的研究》的发言。
(黄璐在青年论坛作发言)
2024级研究生李维怡作了题为《高中语文应用文写作融媒体教材开发策略研究》的发言。
(李维怡在青年论坛作发言)
2024级研究生张晓锦作了题为《基于〈文心雕龙·练字〉理论的中小学古诗文练字分析》的发言。
(张晓锦在青年论坛作发言)
2023级研究生叶星怡作了题为《场域理论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写作教学研究》的发言。
(叶星怡在青年论坛作发言)
2024级研究生李洁作了题为《学校类公众号推文写作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的发言。
(李洁在青年论坛作发言)
7月20日下午,写作课程负责人李晓华教授受邀担任国际应用写作协会自由发言环节主持人,邀约来自该协会常务副会长洪威雷教授。主持环节开启前,李晓华教授受郭征帆教授委托,深情朗诵《贺国际应用写作学会长春盛会召开》,饱满的热情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李晓华教授朗诵《贺国际应用写作学会长春盛会召开》)
当日下午五点,国际应用写作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大会暨第三届青年论坛闭幕式,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吉林分院)实训楼智慧教室正式举行。
闭幕式上,国际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江艳担任主持人。学会副会长武晓平作会务工作总结,副会长毛正天发布会议学术观察报告,万奇、郑绍基两位副会长则宣读了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其中,叶星怡与李晓华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应用写作教学:机遇、挑战与对策》,荣获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叶星怡的《场域理论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写作教学研究》、黄璐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文学短评写作教学的研究》、李维怡的《高中语文应用文写作融媒体教材开发策略研究》、李洁的《学校类公众号推文写作的问题与优化路径研究》,均获第三届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次大会也成为重要契机,经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大会理事会讨论通过,续聘李晓华教授担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同时,聘请王万洪教授为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大会暨第三届青年学者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大会主题发言推荐官及优秀论文评委。
本次大会的圆满落幕,为应用写作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应用写作研究与实践迈向更高水平。期待未来再度聚首,共谱行业发展新篇章!
文字|叶星怡、李洁、李维怡
图片|黄璐
一审一校|孔顺悦
二审二校|姜超超、赵娜
三审三校|王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