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文新校友开讲啦!”第三期在郫都校区6B-201举行。本期活动特邀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青年编剧兼网络作家黄娇担任主讲,以“从校园创作到职业写作——探索写作成长与技巧提升”为主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及写作爱好者代表参加本次讲座。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攀主持。
讲座现场
从校园才女到职业编剧。黄娇本科期间便展露文学才华,毕业时以一篇巧妙嵌入全班同学姓名的《毕业赋》引发校内外媒体关注。从业十年间,她创作影视剧本10余部、网络小说超300万字,作品屡获殊荣:短剧《女官大人多指教》播出期间稳居腾讯视频热搜榜首,电影剧本《康定情歌》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都市喜剧《疯狂主播日记》获四川省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奖。同时,她担任“天空青草”青年电影短片艺术交流展评审专家,持续助力青年创作者成长。
学生代表与黄娇校友合影留念
破解创作与职业化迷思。讲座中,黄娇结合自身经历,系统剖析写作进阶路径。她以“创作是什么?”开篇,强调创作是涵盖多领域、需要多能力、融合多元素的“综合性过程”,分析写作在传媒领域的具体应用,鼓励学生保持敏锐观察力。针对校园创作与职业写作的差异,她指出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方面,并进一步分析专业编剧、创作者的职业素养要求,并分享实用习惯养成技巧。围绕创作方向选择,黄娇展现了细分领域的多样性与创作特点,建议新人从擅长领域切入,持续写作抗拖延,逐步拓展边界,并为现场学生分享了实用的创作技巧与深造建议。活动尾声,黄娇推荐了涵盖剧作结构、人物塑造的经典影剧片单,为学子提供了学习范本。
学院领导老师与黄娇校友合影留念
以专业赋能写作梦想。互动环节,黄娇以寄语学弟学妹:写作是场马拉松,校园时期的每一次练笔都在为未来蓄力,要坚持输入输出、保持职业韧性。徐攀副书记总结表示,学院将持续搭建校友与在校生交流平台,助力学生实现从文学爱好者到专业创作者的跨越。
一审一校:伍思丞
二审二校:毛雪花
三审三校:徐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