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思维守护传统根脉,用管理艺术激活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制四年,宜宾校区就读,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让我们循着优秀校友的足迹,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01 邓先翔
个人简介: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曾任凉山州会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凉山州会东县乌东德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专业推荐语:四载“文管”浸润,让我在典籍与市场的交响中读懂文化的重量:课堂里解码非遗IP的活化密码,实践中策划文旅融合的创意提案,从数字营销到文化政策,从传统根脉到产业浪潮,西华文产系教会我们用商业思维点燃文化薪火。这是一个“无界”的时代——短视频重塑叙事,沉浸式体验重构文旅,文化IP正成为全球对话的密钥。文管人既是传统的守护者,更是未来的造浪者。若你渴望在数字浪潮中深耕文化价值,在跨界碰撞中书写产业新章,这里将赋予你破局的视野与底气。
02 李 亚
个人简介: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阶段师从国内海德格尔专家、长江学者孙周兴;博士阶段师从国内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家、当代艺术策展人陆兴华。主要研究方向:当代西方艺术理论、技术媒介、人工智能美学等。
专业推荐语: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进入到数创结合阶段,它是时代经济的产物,同时和高新技术有着紧密联系,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个专业的优势在于它使我们更好地接轨未来,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为国家培养懂得文化艺术与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个专业的学习者也将探索到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03 张佳丽
个人简介: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融合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走在了时代最前沿。该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文化内涵又精通商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就业方向涵盖了博物馆、影视、出版、艺术、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等多个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04 孙玲丽
个人简介: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作为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策源者,深耕城乡文化空间重构领域,累计参与50余项目全流程服务。代表作《成都市武侯区华西坝片区文化策划及商业策划》,以百年医学文脉为基底,打造出"历史可阅读、文化可沉浸、商业可共生"的城市更新典范。
专业推荐语:文脉绵长,弦歌不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致知力行、继往开来”为精神底色,构建起贯古通今、融汇中西的育人体系。学子们未来不仅能以文化基因重塑城乡肌理,于阡陌乡野间激活乡土记忆,重构“诗酒田园”的文旅生态;也能在历史文脉中萃取精华,以文化脉络缝合城市更新中的历史断层,最终实现“让文物说话、让遗产新生、让文化活化”的文化奇迹。期待更多学子加入,以创新思维点亮文旅未来,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效益。
05 粟 洁
个人简介: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曾服役于火箭军某部队,任技术保障人员及文书,多次参与军演保障任务,获“优秀义务兵称号”;后考入西南大学教育学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学科)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重庆市重点课题《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实践模式建构研究》《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状况监测框架与工具研发》、民盟课题《关于县域普通高中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等,参编《乡村阅读社区:农村小学阅读教育新生态的建构与实施》《共生课堂》等专著,发表《“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代际学习: 从“数字遗民”走向“数字移民”》等学术论文。现任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集团发展中心课程部负责人,同时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会我如何让文化“活”起来。在这里,理论与实践交融:从策划校园活动到政策解读,从非遗保护到数字创新,每一门课程都在培养“转化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能力。我的经历印证了专业的包容性:外联工作教会我整合资源,军旅生涯磨砺我责任担当,教育研究让我用文化重构课堂。这些看似跨界的选择,实则被专业的核心能力串联——对文化价值的敏锐洞察、系统思维的构建,以及跨界实践的勇气。如果你渴望既扎根文化土壤,又直面时代挑战,这里会给你答案。它不定义你的方向,却赋予你选择的底气:无论是教育、文旅还是公共事业,你都能以文化为纽带,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文化不是标本,而是生长的树。”在这里,你将学会如何为它培土、修枝,使之荫蔽更多来者。
06 昌 罗
个人简介:201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现为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纪检监察主管。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其鲜明的跨学科属性,融合了文化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领域知识,它所培养的系统思维、文化敏感度与资源协调能力,为我们今后从事的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博?旅游?新媒体?你的选择不会仅限于此。思考、行动、坚持将始终助力你成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多面手”!
07 陈 凤
个人简介: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现任会理市绿水镇纪委副书记,从事政府基层工作。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融合创意、商业与文化的跨界学科,致力于培养懂艺术、会管理、擅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数字化与全球化浪潮下,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影视娱乐、数字内容到文旅融合、IP开发,行业急需既具备文化审美又精通市场运营的专业人才。选择这一专业,你将系统学习文化政策、项目策划、品牌营销、版权管理等核心课程,同时通过实践项目积累策划、传播与资源整合能力。无论是加入文创企业、传媒机构,还是自主创业,你都能成为促进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效互动的“桥梁型”人才。
08 常朝阳
个人简介: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曾就职于成都市郫都区、成华区纪委监委宣传部,也曾主理一支新锐的藏茶品牌、负责爱奇艺全国首个线下文创产业园区的品牌工作。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数字化时代推动文化创新的核心引擎。深度融合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及数字技术,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产业思维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课程体系覆盖文化创意、数字媒体、政策法规及企业运营,强调实践与理论双轮驱动,通过案例实训与校企联动强化市场洞察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可深耕文化策划、国际文化贸易、乡村振兴文化战略等领域,服务于政府机构、跨国企业及新兴文化业态。专业依托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以“文化+产业+科技”的多元培养路径,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择此专业,即是投身于全球文化经济浪潮的前沿阵地。若你选择以文化为经纬编织产业蓝图,请务必铭记:这是将人文理想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艺术。这一领域需要以具备“文化策展人”的敏锐洞察,在数字浪潮中重构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逻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既要深耕不同文化领域的知识架构,更要主动拥抱AIGC等新媒介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这种“人文+科技”的双螺旋结构正是专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09 肖红利
个人简介: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现为成都市某国企纪检专员。
专业推荐语:你是否想过,手中的短视频创意能变成千万级流量IP?脚下的古城老街能转型为沉浸式文化地标?欢迎来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未来起点!这里不是传统文科的翻版,而是激活文化基因的"造浪者"摇篮。我们专业是文化、商业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培养你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引领者。在这里,你将系统学习文化政策、数字内容开发、文旅运营、IP创意管理等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实践掌握文化资源转化、品牌策划与市场运营能力。无论是短视频平台、博物馆文创、动漫游戏开发,还是文旅综合体运营,你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新高考时代,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站在“文化+”的风口,用商业思维激活文化价值,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10 邵先奎
个人简介: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西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专业推荐语:作为文产专业的亲历者,我可以笃定地说:文化产业管理是时代赠予青年最好的成长坐标系之一。在这里,你既能系统习得文化经济学、数字内容运营等前沿理论,又能通过非遗活化、文旅策划等实践项目触摸产业脉搏。这个专业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图谱,更是站在数字文明与中华文化复兴交汇点的战略视野。当文化自信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文旅融合催生万亿市场,我们既要做懂文化的管理者,也要做会管理的文化人。欢迎你带着创意与热忱加入文产阵营,在IP开发、文博运营、数字创意等领域找到属于你的坐标——这里既有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等待破译,也有朝阳产业的广阔蓝海亟待开拓。让我们以管理赋能文化,用创新激活传统,共同执笔书写属于Z世代的文化产业新篇章!
11 周 华
个人简介: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保险职业学院专任教师。
专业推荐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让文化生根、让创意生金的专业,是传统文脉与现代经济的诗意相逢,是文化传承与商业智慧的优雅共舞。这一专业以文化为魂,以管理为术,培养的不仅是文化产业的操盘者,更是时代精神的诠释者。从非遗活化到数字文创,从产业运营到文旅融合,它赋予学子解读文化密码的慧眼,也锤炼其驾驭市场规律的匠心。如果你既热爱文化的深邃,又向往产业的活力,这里将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助你在文化强国的浪潮中,成就一份兼具情怀与远见的志业。
12 李诗慧
个人简介: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以笔试第三名的成绩考取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世界经济论坛设立的全球杰出青年社区创变者,现任某轻奢女装品牌商品管理管培生。
专业推荐语:作为这个专业的受益者,我想说:如果你既热爱文化的深度,又向往产业的活力,文化产业管理就是你绝佳的选择。这里不仅是“文化”与“商业”的交叉点,更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舞台。你会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创意经济、IP运营、数字营销等前沿知识,还能在项目实践中亲手策划展览、设计文旅方案,甚至参与短视频内容孵化——课堂就是行业的练兵场。专业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它培养的是“懂文化的经营者和懂市场的文化人”。无论是非遗传承、影视娱乐,还是文旅融合、数字文创,你都能找到发力点。我们校友中,有人执掌文化品牌,也有人投身影视前线,多元赛道让每个人都能绽放光芒。四年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不仅是情怀,更是能改变生活的生产力。如果你渴望用专业能力为文化注入持久生命力,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做这个时代的“文化造浪者”!
13 万正鹏
个人简介: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曾任上海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1店总监助理、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集体经济专员,现任资阳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专员。
专业推荐语:西华文产专业不是单向度的课堂,而是跨次元的造梦工场——美学、商学与数字艺术在此交融。四年间,老师们以考古学家的耐心带我们打捞文明碎片,用文旅融合之笔为我们绘就“诗和远方”新篇章。若你心怀“让传统破圈,让文创出圈”的炽热,西华文产便是那支永不褪色的画笔,助你在时代长卷中挥洒属于Z世代的文明诗篇。此去山海,文化自有千钧之力。
14 尹晨忆
个人简介: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2023年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专业继续深造。
专业推荐语:想学有意思又实用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绝对是个宝藏选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融合文化、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业运营及文化政策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个专业特别适合喜欢文化、创意,又对商业运营感兴趣的同学。上课不会枯燥:你会学到怎么策划文创产品、运营文化IP、分析文化市场,甚至还能研究网红经济、短视频传播这些超时髦的内容。毕业后的出路也超广:可以去博物馆搞活动策划、去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去旅游行业开发文创产品,或者自己创业做文化品牌。如果你既保持文艺心,又想要硬核职场竞争力,选文化产业管理就对了。
15 舒佳艺
个人简介: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现就职于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国有资产日常管理。
专业推荐语:如果你热爱文化又对管理充满好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四年学习中,我学会了用创意策划文化活动、用市场思维解读非遗传承,还深入接触了影视、文旅、IP开发等多元领域。这个专业教会我,文化不仅是情怀,更是可以赋能社会、创造价值的“软实力”。四年的学习,我感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最大魅力,在于用现代思维守护传统,用创新表达连接未来。如果你也向往成为文化领域的“破壁者”,这里会是你的起点。
16 杜长春
个人简介: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友。现就职于四川省南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任烈保中心办公室主任、机关工会主席。
专业推荐语:在西华文产系的四年学习中,我广泛游弋于各文化领域,从大众影视到艺术,从文旅到创意产业,像是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奇妙旅程。我还掌握了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和运营管理等实用技能,让我能把对文化的热爱变成事业。如今文化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你怀揣对文化的热爱,渴望用智慧和创意为文化的传承与开发贡献力量,那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是你梦想启航的港湾。
招生咨询
电话:028-87725198
QQ群:19767598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易班工作站出品
编辑|翁明会
一审一校| 张瑞熙 杨洁
二审二校| 毛雪花 谢安宁
三审三校|徐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