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2025年3月6日,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学东老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导师王方老师带领五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赴成都二十中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着眼语文教学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课堂展示、专家评课、磨课研讨等形式,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方向,助力师范生培养与一线教学深度融合。
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三位青年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展示。上午8:50,成都二十中初中语文老师罗儒梅老师率先执教鲁迅小说经典《社戏》,通过情境化任务设计,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式体会文本中的乡土情韵,并将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其他人物形象与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教学,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
9:50,同校初中语文老师刘子渝对同一篇目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课堂上,刘子渝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小说《社戏》入选课文部分与删减部分的不同叙事视角,使学生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内心戏”。课堂上刘老师循循善诱,课堂节奏恰当,气氛活跃。两堂风格迥异的展示课为“同课异构”教学提供了生动范本。
10:50,成都二十中去年新入职教师、西华大学校友田佳黎带领初一学生开始七年级《语文》下册增篇目《青春之光》的教学。田老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任务,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学习领会时代楷模黄文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在评课环节,二十中教师和西华大学师生围绕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展开热烈讨论。二十中教师代表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活动有效性等维度进行点评,西华大学师生则结合新课标新理念提出优化思路。针对几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王方老师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引起在座语文教师的积极反响。
活动期间,王学东院长代表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成都二十中高级教师杨松林老师颁发“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聘书。杨老师深耕中学语文教学20多年,曾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并且参与多个课题研究。此次聘任标志着两校协同育人进入新阶段,高校理论研究与中学实践智慧将实现更深度对接。
参与活动的硕士研究生纷纷表示,沉浸式教研体验使自己对一线语文教学真实场景及最新语文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体悟,为今后教育实习和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通过高校专家与中学一线教师的智慧碰撞,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及新时代学科教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文稿:元晓倩
摄影:廖和雨
一审一校:伍思丞
二审二校:谢安宁
三审三校:毛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