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师说|撕掉标签,写多“触角”诗歌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34

王学东,男,1979年生于四川乐山。教授、博士,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当代诗歌、蜀学。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理事,成都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蜀学》副主编。著有诗学专著《“第三代诗”论稿》等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星星〉诗刊与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20世纪四川新诗史》等多项课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诗集《现代诗歌机器》《机器时代的诗歌》。

对于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诗歌,王学东提出诗歌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历史。诗歌更讲求的是生命经验,古代讲诗源志,后来讲诗源情,而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谈到对诗歌的判断时,王学东直言鲁迅先生对于汉语的性质有着更为正确地理解,鲁迅的见解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创作、评论诗歌的过程中,或许大家都更看重主题,但他却更注重对汉语的尊重。他提倡我们都要恢复汉语的严肃性、厚重性和神圣性,让诗歌创作更有内涵。

追求诗歌的写作难度,这是王学东诗歌创作的态度。在他看来,我们的表达受到了许多标签的影响,例如:当我们提到母亲时,可能想到的是伟大、慈祥等词语。但是,母亲也像我们一样,是从小长到大的,她也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表达清楚的。所谓伟大的诗歌,是记录了这个时代的诗歌,是能够保存这个时代的特性,又展现复杂的生命体验。因此,若想记录这个时代,就应该让文字变得有多重触角,而这也正是时代赋予每一位创作者的责任。

王学东说最重要的是你要对这个世界有想法并且要牢牢抓住这些想法。一个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独特时代的时候,他可能会有多重的认识和感受。如果不抓住,那么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就是无效的。

我们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是类似于“野蛮生长”式的创作,这就如同没有目标地四处闲逛。但王学东认为要有具体的方法去不断地实现目标、不停地突破自我,要始终保留诗歌的可能性、多元性。

最后,王学东寄语青年诗人:要保持“继续”的冲劲,不管写的如何,都要坚持一直写,等到以后再看时,这些都是成长的凭证。日拱一卒,终有所成。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我们会建成自己的罗马。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正如此诗所言,诗歌就像明月一样,照亮着我们的生命,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而我们也将带着诗性的判断,去创作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多“触角”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