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当代文学方向“文海观澜”读书会第八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文新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0

   4月23日下午,学院现当代文学方向“文海观澜”读书会第八期于6A-102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主题为“学科前沿分享”,会议由蒋林欣老师主持,2023级、2024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杜虹颖、叶珊、杨丽钰、唐小江参与汇报和讨论。各位同学聚焦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就自己近期观察到的学术热点进行阐述。

  2023级研究生杜虹颖同学分享的主题为:音乐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叙事实验。她提到跨学科和跨媒介研究长期处于学科前沿热点,而当今学术界的跨学科和跨媒介转向为研究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她发现“文学——音乐”跨学科视角揭示了中国当代小说音乐化叙述实验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显性/隐性媒介间性”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关注凸显了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最后,她指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结合技术革新与全球化视野,推动“文学——音乐”互动研究向更纵深、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杜虹颖作汇报

2024级研究生杨丽钰同学分享了关于听觉叙事的学术前沿与热点。她从研究背景与缘起、构成要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学术价值与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了听觉叙事。她指出,视觉霸权主导了当今许多人的思维与感知模式,许多西方学者从21世纪初就开始关注听觉在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其次,她细致讲解了听觉叙事的构成要素,分别为音景、人物声音、叙述声音,并结合了文学文本阐述其对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同时,她还讲解了听觉叙事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即听觉叙事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文学风格和提高审美价值等。讲解最后,她指出对听觉叙事的研究是拓展文学研究的边界、丰富叙事学理论体系、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

 

 杨丽钰作汇报

2023级研究生叶珊同学聚焦“新乡村叙事”这一学术热点进行了分享。她引用李震的学术论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对该话题进行阐述。她提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叙事应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叶珊表示,虽然新乡村叙事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尚在形成中的概念,但近年来,学界对新乡村叙事给予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在不断涌现,书写新乡村的作家也在不断出现。例如,乔叶、关仁山、付秀莹等。总之,在乡村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中国,新乡村叙事逐渐在现当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理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文学样本。

 

叶珊作汇报

2024级研究生唐小江同学分享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新乡土叙事这一学术前沿热点他首先阐述了王尧、曾攀等人对于新乡土叙事的定义,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辨析,随后分析了新乡土叙事的转型困境,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土想象的难题;现代乡土想象的困乏令乡土叙事逐渐走向无所依托。另一方面是怀乡情节的焦虑所引发的偏于主观化、随意化的怀乡叙事。而后他以乔叶的《宝水》分析了新乡土叙事之,主要表现在新乡土的展现、新主的塑造、新意义的生成。最后指出乔叶的《宝水》摆脱了鲁迅式启蒙批判和沈从文式牧歌赞美的情感态度,呈现出了对未来乡村出路思考和探索的叙事特征。

 

 唐小江作汇报

汇报期间,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分享自己对这些前沿话题的理解,并提出许多问题进行思考。汇报结束之后,蒋老师对大家分享的内容进行了评价与指导,她提醒同学们应学会总结反思,要在每一次汇报中取得进步。本次读书会通过对学术前沿问题的呈现,搭建起了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的平台,展现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活力与前景。至此,“文海观澜”读书会第八期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杨丽钰、叶珊

文:叶珊